新闻列表
咨询热线:
187 - 6397 - 2757
近日,江苏新时空报道,南京市将普及少儿编程教育,编程课有望进入南京中小学校本课程,为学生们打开创造性思考的大门。
从2016年开始,国家各部委就相继高频率推出多项与人工智能、编程等相关的政策,鼓励和支持学校将信息技术(含编程)纳入日常课程,甚至纳入到高考的选考科目中。
2017年,国务院印发《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》,明确要求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,逐步推广编程教育;
2018年1月,教育部颁发的《新课标》指出:信息技术将从兴趣课程变为必修课程,并大幅度提升了学生在编程、计算思维、算法方面的思维要求;
2018年4月,教育部印发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,计划强调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,将人工智能切实融入实际教学环境中,实现因材施教、个性化教学;
2018年6月,江苏省教育厅下发《关于印发<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纲要><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纲要>的通知》,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;
2018年9月,重庆市教委下发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的通知》,就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提出要求:小学3至6年级累计不少于36课时,各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编程教育专职教师。
在全球范围内来看,编程教育早已是主流了,编程已经成为孩子,继阅读、写作、算术三项基本能力外所需掌握的第四项必备技能,全球已有超24个国家将机器人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大纲及教学场景。
欧盟中15个国家(不完全统计)课程中增加编程教育,其中12个国家在高中设立编程课,9个国家在小学设立编程课程。保加利亚、丹麦、爱沙尼亚、希腊、爱尔兰、意大利、立陶宛、葡萄牙等11个欧洲国家都将信息、通信和技术课程的重心转移到了编程和计算机科学上。
相比之下,目前中国机器人编程教育的渗透率仅有1%。
编程普及已经是大势所趋。它的发展所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国家层面,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也意义深远。
对于编程,你是否还存在偏见?编程这么枯燥,孩子怎能学会?
少儿编程教育并非高等教育那样学习如何写代码、编制应用程序,而是通过编程游戏启蒙、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,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。例如学生在制作一个小动画的过程中,自己拆分任务、拖拽模块、控制进度,从而理解"并行"、"事件处理""目标实现"这样的概念。
报道中,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数据库收录专家佟钢这样说,编程是人与机器、计算机、人工智能交流的语言,它渗入我们的学习中,渗透在各行各业。编程进入中小学课堂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速云少儿编程致力于 4 - 18 岁,山东少儿无人机编程教育机构,速云网络研发软件工程师授课少儿编程,教给孩子们不光要学习编程,还要结合编程知识给我们无人机写程序,实现我们无人机的自动启飞、人脸识别、智能跟随,包括更加高级的编程玩法,就是无人机编舞。可能家长想了!四岁孩子能学习无人机编程吗?那我们看个四岁的小同学吧,你自己看看能不能学习吧!
我们来看一看四岁小朋友的学习视频吧!
家长担心孩子们真的能听懂课程吗?在每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都会进行课程汇报展示,来看一下小童鞋的汇报成果吧!
这个时候家长可能说了,我们四岁的孩子,年龄辣么小,又不认字,那该如何学习呢?
其实四岁、五岁的孩子不认字怎么学习?只要孩子识别颜色就可以学习。通过颜色识别具体编程积木,比如:蓝色是运动、紫色是外观、黄色是事件等等,通过颜色识别文字,根据颜色先实现出程序做出卡通的效果,以激发孩子兴趣,使孩子产生兴趣后开始具体学习每个积木的作用,再学习积木上面的文字。如下图:
这个时候你还认为编程难吗?其实针对4岁起,就已经可以学习编程了。通过搭积木的方式让孩子学习编程。
当然,比如我们下面的无人机编程视频吧!
无人机能六架一起起飞?没错!那他又和数学有什么关系呢?
小云说啦!这是根据我们数学中的坐标轴的 x轴 y轴 初始化无人机位置,无人机与无人机之间的距离、架数的多少,全部需要通过精密的计算,否则无法编排出理想的造型。
现在作为家长的你!还在纠结无人机编程是否对孩子有帮助吗?
无人机编程能做什么?人脸识别?智能跟随?自动飞行?还有吗?
答案:有!那就是"无人机编舞"!不知道无人机如何编舞?快看下面我们速云小童鞋的无人机编舞吧!!
无人机编程都学习哪些内容呢?
让无人机与编程结合?
没错!就是要让孩子“动手”+“编程”实现无人机起飞。
重点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,让孩子在编写无人机程序的时,无形的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前沿科技的运用能力,在飞行学习中,孩子们需了解飞机的机械结构,练习手眼协同能力,甚至自己组装飞行器;在编程中,无人机可以在三维空间中,用摄像头完成巡线、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任务。
例如:人脸识别,智能跟随,红外线定稿,光流定位、无人机编舞等。
看我们小童鞋们上课视频吧
坦克编程都学习哪些内容呢?
动手组装”+“编写程序”
通过编程将抽象理论与实践操作合二为一,让孩子重新理解知识,体验人工智能,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课程涉及机器人拼装、力学等数理知识,运用六类人工智能模块,编写专属的自动驾驶算法程序,让孩子更加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。
例如:人脸识别、智能跟随等前沿技术。